2020/12/16 肩夾擠症候群,到底發生什麼事?

肩 夾 擠 症 候 群

撰文者 筋骨專科治療師 爐子軒

是肩膀很常見的症狀之一,尤其在『反覆手高舉過頭的動作』,例如是游泳,網球...等運動中最為常見。
在動作評估上會發現,『疼痛會在手抬高時出現 』,會出現圖中 疼痛弧 painful arc) 的現象。
當然像是肩膀有舊傷,長期姿勢不良,圓肩,都有可能造成肩夾擠症候群。


參考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ngHP9OA92U

到底夾到什麼?會那麼痛!
答案是軟組織(棘上肌/肩峰下滑囊) 肱骨和肩胛骨(肩峰/肩峰韌帶)在上舉過程中給夾擠到。



2.肩夾擠示意圖

參考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ARsKXb7wNc&t=66s
 

正常的舉手過程中,『肩峰下的空間』要是足夠的,不讓空間裡的軟組織受到壓迫,才能做出順順地舉手動作。 
會痛的舉手過程中,若是肱骨和肩胛骨產生相對的位移,便會造成『肩峰下的空間』變窄,進而壓迫空間內的軟組織。


肩夾擠症候群常見原因
在臨床上,常見的狀況多為 『肌肉群動態穩定性不佳』造成,其中有兩條肌肉的 『出力順序上配合』 最為關鍵,接著因配合上不協調,導致在上舉過程中,肱骨和肩胛骨產生相對位移,讓『肩峰下的空間』變窄:
 
  • 棘上肌(旋轉肌群之一 / 盂肱關節穩定肌群)
  • 三角肌
 
1.通常會發生肩夾擠的情況時,手臂在上舉過程中,棘上肌會較弱勢(也就是該作用的時候未配合出力穩定整個盂肱關節),反觀三角肌會較強勢(因有將肱股頭向上拉的向量,易造成夾擠發生)。
 
2.在往更中軸的位置去思考,可以思考『
肩胛骨動態失衡』的問題上,例如上交叉症候群(胸小肌過緊)/ 翼狀肩胛骨(前鋸肌無力)...等等,都有可能是造成肩夾擠狀況久久不能排除的因素。
 
肩夾擠症候群的治療
治療的目的,當然要將『
肌肉正常的時序找回來』,啟動穩定肌肉群,訓練控制肩胛骨的肌群,讓整體舉手過程卡卡的感覺消失。
第一步,要先評估肩關節卡住的成因,並治療這樣的狀況後。矯正性運動的治療會是重要的一環,利用彈力帶,抗力球給予肩胛骨穩定的訓練。

這裡會分享,一個
撐牆棒式wall plank4.的治療性運動:
誘發前鋸肌(肩胛骨穩定肌群)+旋轉肌的離心訓練 


 圖4.撐牆棒式(wall plank
參考來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hKGA2L-d




聲明:以上內文由本所治療師撰寫,關於治療與運動效益、皆屬個別化的治療計畫。未經同意,請勿任意轉載。